专利摘要: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檢測魚類病原之方法,其包含使用特定之引子組與待測樣品中之核酸進行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如有至少一擴增反應發生,則該待測樣品包含魚類病原。本發明亦提供一種檢測魚體病原之引子組、探針、及套組。
公开号:TW201323876A
申请号:TW100145819
申请日:2011-12-12
公开日:2013-06-16
发明作者:Gwo-Bin Lee;Shih-Chu Chen;Tzong-Yueh Chen;Wen-Hsin Chang;Chih-Hung Wang;Ming-An Tsai
申请人:Univ Nat Cheng Kung;
IPC主号:C12Q1-00
专利说明:
檢測魚類病原之引子組、方法及套組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魚類病原之檢驗技術,詳言之,係有關利用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系統檢測魚類病原之技術。
核酸片段之檢測於各領域中應用廣泛且重要,例如快速且準確檢測一核酸標靶片段可迅速診斷病原感染,以供提早防治。
在漁業方面,水產養殖疾病之快速及準確診斷至為關鍵。特別近年來許多高經濟價值物種(例如石斑魚、鰻或鯛)感染性疾病之快速鑑別已成為一重要課題。魚類之免疫系統可在各種發育階段交叉感染到各種病原體(諸如病毒、細菌、真菌或寄生蟲),因此,用於病原體鑑定之快速、準確及靈敏診斷平台開發在治療、控制或甚至根除此等感染性水產養殖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傳統上,業界係使用包括細菌學分析、病毒分離及培養、組織病理學及酶聯免疫吸附檢驗(ELISA)(Adams及Thompson,2008,Rev. Sci. Technol. 27,197-209)之方法以檢測水產養殖病原體之表型表徵及隨後的鑑定。舉例而言,病毒性神經壞死症(viral nervous necrosis)為石斑魚養殖業中之一種嚴重病毒性疾病。石斑魚生命週期內之許多階段可感染神經壞死病毒(NNV),尤其在孵化場飼養的仔魚及稚魚中(Chi等人,2003,Dis. Aquat. Organ. 55,221-228)。已報導神經壞死病毒為全世界養殖海魚之仔魚及稚魚的主要死因(Shieh及Chi,2005,Dis. Aquat. Organ. 63,53-60),其造成之中樞神經組織壞死及空泡形成導致受感染物種之異常游動行為,從而導致受感染魚之高死亡率。受感染之石斑魚會變成帶菌者,若不強制進行檢疫,疫情會迅速擴散,因此亟需快速及準確的用於預防及控制此類疾病之診斷方法。
另一方面,基於結合供核酸擴增之特異性引子組之聚合酶鏈反應(PCR)分子診斷已顯示可高靈敏度及特異性地準確診斷水產養殖疾病,例如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Dhar等人,2002,J. Virol. Methods 104,69-82;Nishizawa等人,1995,J. Gen. Virol. 76,1563-1569)或定量即時PCR(DallaValle等人,2005,Vet. Microbiol. 110,167-179),其中習知RT-PCR方法(Nishizawa等人,1995,J. Gen. Virol. 76,1563-1569)係為當前用於偵測魚類病原之「黃金標準方法」,目前已證明在RT-PCR檢驗中活體外轉錄之病毒RNA的偵測極限為100至1000個複本(Grotmol等人,2000,Dis. Aquat. Organ. 39,79-88)。
然而此等技術仍存在一些缺點,諸如需要昂貴且龐大的熱循環器、多個複雜的操作過程及低擴增效率等(Mori等人,2001,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89,150-154;Tomita等人,2008,Nat. Protoc. 3,877-882)。樣品預處理亦為在技術上要求高且耗時的步驟。RNA萃取之品質會影響RNA-病毒診斷之結果。熱苯酚萃取或RNA純化套組為用於RNA純化及分離之常見方法。另一方面,基於PCR平台在技術上要求高,在溫度變化範圍為42℃至95℃之熱循環期間必需精確溫度控制,其通常由昂貴且龐大的裝置進行,此外漫長且昂貴的診斷過程始終需要由訓練有素的人員進行,且此等人工操作亦可能造成診斷不精確。
因此,業界另開發利用標靶核酸在恆定且低溫下指數擴增之「等溫擴增技術」,以用於快速偵測標靶DNA序列(Piepenburg等人,2006,PLoS Biol. 4,e204;Starkey等人,2004,Dis. Aquat. Organ. 59,93-100;Walker等人,1994,Nucleic Acids Res. 22,2670-2677),其中圈環形核酸擴增技術引起相當大的關注,可作為用於核酸擴增之潛在快速、準確及節省成本之方法。檢體中之標靶核酸序列可藉由使用四種指定引子,結合能夠在等溫條件(約60-65℃)下進行高度股置換之Bst DNA聚合酶來擴增(Notomi等人,2000,Nucleic Acids Res. 28,e63)。圈環形核酸擴增技術包括初始步驟、循環擴增步驟及延長步驟在內之三個主要步驟皆在恆定熱條件下進行,且因為在LAMP過程期間無需花費時間進行溫度改變,故可達成有效擴增(Nagamine等人,2002,Mol. Cell. Probes 16,223-229)。另外,由具有多個環之類似花椰菜結構組成的最終擴增之莖-環DNA可產生標靶DNA分子之109個複本的擴增,因此顯示LAMP擴增之靈敏度為習知PCR方法之約100倍。因此,LAMP技術係為快速及準確偵測標靶基因之新診斷策略。舉例而言,已報導藉由靶向溶血素基因對來自受感染之日本鰈魚的遲鈍愛德華菌(Edwardsiella tarda)進行基於LAMP之偵測(Savan等人,2004,Appl. Environ. Microbiol. 70,621-624),亦報導使用兩步驟RT-LAMP技術於鑑別魚之與感染性造血壞死病毒(IHNV)相關之G蛋白(Gunimaladevi等人,2005,Arch. Virol. 150,899-909)。儘管LAMP技術具有吸引力,但在開發利用此等當前實驗室技術之快速診斷技術仍存在一些潛在缺點,整個核酸擴增過程成本仍相當昂貴且勞動強度大,且必須利用實驗室規模設備,諸如移液管及使用相對大量生物檢體/試劑之龐大加熱器。更重要的是,在分析之前,始終需要諸如DNA/RNA萃取之生物檢體預處理過程,此需要由有經驗的人員進行。再者,在整個檢測過程期間生物檢體存在高污染風險,導致無法在現場檢測,並妨礙實際應用。
因此,亟需開發以高特異性及靈敏度以自動方式進行所有診斷過程之整合式檢體-結果系統(sample-to-answer system)。 發明概述
本發明開發一種使用整合式微流體LAMP系統,可快速檢測魚類病原。
本發明提供一種適用於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之引子組,其係選自由第一引子組、第二引子組、第三引子組及第四引子組所組成之群,其中:
該第一引子組包含SEQ ID Nos. 1至4或其互補股之引子;該第二引子組包含SEQ ID Nos. 6至9或其互補股之引子;該第三引子組包含SEQ ID Nos. 11至14或其互補股之引子;及該第四引子組包含SEQ ID Nos. 16至19或其互補股之引子。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探針,其係選自由SEQ ID Nos. 5、10、15、20及其互補股所組成之群。
本發明再提供一種檢測魚類病原之方法,其包含使用至少一前述之引子組與待測樣品中之核酸進行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如有至少一擴增反應發生,則該待測樣品包含魚類病原。
本發明又提供一種檢測魚類病原之套組,其包含前述之引子組。 發明詳細說明
本發明提供一種適用於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之引子組,其係選自由第一引子組、第二引子組、第三引子組及第四引子組所組成之群,其中:
該第一引子組包含SEQ ID Nos. 1至4或其互補股之引子;該第二引子組包含SEQ ID Nos. 6至9或其互補股之引子;該第三引子組包含SEQ ID Nos. 11至14或其互補股之引子;及該第四引子組包含SEQ ID Nos. 16至19或其互補股之引子。
本文所使用之「互補股」一詞係指可與根據本發明之引子或探針雜合之核酸分子,較佳係可與根據本發明之引子或探針鹼基完全互補之核酸分子。
根據本發明之該第一引子組係針對虹彩病毒(Iridovirus)之主要外鞘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基因所設計,具體言之,該主要外鞘蛋白係具有基因庫編號AY285745及AY989901所示之序列,其中SEQ ID No. 1為外引子對之正向引子;SEQ ID No. 2為外引子對之反向引子;SEQ ID No. 3為內引子對之正向引子;SEQ ID No. 4為內引子對之反向引子。
根據本發明之該第二引子組係針對親水產氣單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之溶血素(hemolysin)基因所設計,具體言之,該溶血素係具有基因庫編號AB021152所示之序列,其中SEQ ID No. 6為外引子對之正向引子;SEQ ID No. 7為外引子對之反向引子;SEQ ID No. 8為內引子對之正向引子;SEQ ID No. 9為內引子對之反向引子。
根據本發明之該第三引子組係針對無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之鳥胺酸氨甲醯基轉移酶(ornithine carbamoyltransferase)基因所設計,具體言之,該鳥胺酸氨甲醯基轉移酶係具有基因庫編號AF439647所示之序列,其中SEQ ID No. 11為外引子對之正向引子;SEQ ID No. 12為外引子對之反向引子;SEQ ID No. 13為內引子對之正向引子;SEQ ID No. 14為內引子對之反向引子。
根據本發明之該第四引子組係針對錦鯉疱疹病毒(koi herpes virus)之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基因所設計,具體言之,該胸苷激酶係具有基因庫編號AJ535112所示之序列,其中SEQ ID No. 16為外引子對之正向引子;SEQ ID No. 17為外引子對之反向引子;SEQ ID No. 18為內引子對之正向引子;SEQ ID No. 19為內引子對之反向引子。
根據本發明之引子組可應用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而檢測魚類病原體之存在,並可進一步鑑定病原體之種類,而可及早提供疾病防制。
根據本發明之該第一引子組、第二引子組、第三引子組及第四引子組中之各內外引子對可於同一反應條件下進行反應,彼此間不產生交互反應,其檢測之靈敏度及專一性皆高。
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可同時應用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及雜合反應,以更快速且準確檢測魚類病原。
因此,本發明亦提供一種探針,其係選自由SEQ ID Nos. 5、10、15、20及其互補股所組成之群。
根據本發明之SEQ ID No. 5探針係針對虹彩病毒之主要外鞘蛋白基因所設計,具體言之,該主要外鞘蛋白係具有基因庫編號AY285745及AY989901所示之序列。
根據本發明之SEQ ID No. 10探針係針對親水產氣單胞菌之溶血素基因所設計,具體言之,該溶血素係具有基因庫編號AB021152所示之序列。
根據本發明之SEQ ID No. 15係針對無乳鏈球菌之鳥胺酸氨甲醯基轉移酶基因所設計,具體言之,該鳥胺酸氨甲醯基轉移酶係具有基因庫編號AF439647所示之序列。
根據本發明之SEQ ID No. 20係針對錦鯉疱疹病毒之胸苷激酶基因所設計,具體言之,該胸苷激酶係具有基因庫編號AJ535112所示之序列。
探針設計原則為該探針所在位置序列不常發生變異及:
1. 探針長度介於17至27個核苷酸是最理想的範圍,探針過短會造成與目標DNA結合不易,過長容易產生非特異性的雜合反應;
2. G+C比例介於40%至60%,以降低二級結構產生的機率;
3. 探針T m 值(melting temperature)盡可能的設計在介於雜合反應(hybridization)時的雜合溫度(hybridization temperature) ±5℃之間。例如雜合溫度若設定在50℃,則探針的T m 值應該盡量為45℃至55℃;
4. 盡量避開可能會產生髮夾環結構(hairpin loops)、迴文結構(palindrome)或是重複鹼基(repeats)結構;
5. 把差異點設計在整個探針的中間位置,並在探針之3’端加入8至10個胸腺嘧啶(thymine),以增加探針和尼龍膜(nylon membrane)的結合;
設計完的探針經過BLAST搜索,以確定沒有與GenBank上其他菌種的序列相似,避免交叉反應(cross hybridization)。
本文所使用之「探針」一詞係指一包含連續至少8個核苷酸的分子,較佳為連續10至50個核苷酸,更佳為連續15至40個核苷酸,最佳為連續17至27個核苷酸。另一方面,較佳地,探針之3’端包含8至10個胸腺嘧啶。該探針可與標的DNA於雜合條件下進行雜合反應。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可決定雜合反應之條件,其中該雜合反應之較佳條件係於約40℃至約65℃中進行。
綜合上述,根據本發明之引子組及探針示於下表1:
本發明再提供一種檢測魚類病原之方法,其包含使用至少一前述之引子組與待測樣品中之核酸進行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如有至少一擴增反應發生,則該待測樣品包含魚類病原。
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係可進一步鑑定魚類病原之種類:如該待測樣品中之核酸與該第一引子組產生擴增反應,則該病原包含虹彩病毒;如該待測樣品中之核酸與該第二引子組產生擴增反應,則該病原包含親水產氣單胞菌;如該待測樣品中之核酸與該第三引子組產生擴增反應,則該病原包含無乳鏈球菌;及如該待測樣品中之核酸與該第四引子組產生擴增反應,則該病原包含錦鯉疱疹病毒。
根據本發明之待測樣品可為包含待鑑定病原之培養物、取自病魚之檢體,或是自待鑑定病原培養物或自病魚檢體進一步處理以取得其中核酸資訊之樣品,其中病魚之檢體較佳係為血液、肌肉或腦組織。
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可對樣品中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之產物實施標記。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產物之標記方法,已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所熟知。例如,當實施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擴增時,該等引子係包含一標幟,較佳地,該標幟係為毛地黃素(digoxigenin),或經標記之dUTP可用於將一標記引入產物。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一陽性對照步驟。任何用於鑑定一確定片段之確定引子皆適用於此陽性對照步驟。
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使用至少一探針與待測樣品中之核酸進行雜合反應,其中該至少一探針係選自由SEQ ID Nos. 5、10、15、20及其互補股所組成之群。
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至少一探針係連結至一磁珠上。
根據本發明之磁珠及連結於其上之該至少一探針係用以自檢體中純化該病原片段,並便於後續之核酸擴增反應操作。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可選擇合宜之磁珠材質及尺寸,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磁珠之直徑係為自約1 μm至約5.0 μm,該等尺寸同時適合於連結該至少一探針,及後續之核酸擴增反應。
根據本發明將該至少一探針連結至該磁珠之方法,係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依本說明書之揭示可完成者。習用之寡核苷酸與磁珠間之連結方式可應用於本發明中。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磁珠與該至少一探針係經醯胺(amide)鍵或羧酸酯(carboxylate)鍵連結。
根據本發明,該至少一探針係用以藉雜合作用,使具互補特性之該至少一探針與該病原片段雜合,並藉由磁珠之磁力作用,將該經雜合作用之片段純化,再者,此雜合之兩股片段可於隨後之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中分離,而進行擴增反應。
根據本發明之適用於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之試劑係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可設計者。例如Notomi等人,2000,Nucleic Acids Res. 28,e63文獻所述,該文獻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
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如該病原核酸片段為一RNA片段,該方法可另包含反轉錄聚合酶反應,可先進行反轉錄後,再進行純化及擴增反應。
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
(a) 以該磁珠純化一檢體中之核酸;
(b) 以該引子組與由步驟(a)之核酸進行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及
(c) 檢測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之產物。
本發明又提供一種檢測魚類病原之套組,其包含根據請前述引子組。
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套組包含前述之探針。
於本發明之一更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套組另包含一磁珠,且該磁珠係連結該至少一探針。
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套組另包含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所需之試劑。
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套組另包含反轉錄聚合酶反應所需之試劑,可先進行反轉錄後,再進行純化及擴增反應。
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套組包含一微流體晶片。本文中所言之「微流體晶片」乙詞係指將檢測程序中所需之元件,如樣品裝載腔室、氣動微泵、反應腔室、微閥與廢料腔室等,集中於同一晶片,再藉由外加電壓所產生的電滲流,或利用微泵或離心力等方式,驅動檢體或試劑在各元件間相連的微通道中移動,以完成檢測。微流體晶片亦稱「實驗室平台晶片」。利用微流體晶片進行生物醫學檢測或分析具有降低人工操作的實驗誤差、提高系統穩定性、降低耗能及檢體用量、降低能力和節省時間等優點。
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包含微流體控制模組及等溫擴增模組之微流體晶片示於圖1。該微流體控制模組包含一具有金屬化圖案之玻璃基板及兩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層,其中該PDMS層包含一具有用於微流體通道之結構的厚PDMS層及一用於空氣腔室之薄膜PDMS膜。該微流體控制模組包含一個樣品裝載腔室、一個純化/熱溶解/LAMP反應腔室、一個廢料腔室及兩組具有通常關閉之微閥的氣動微泵。此等閥係設計成用於液體傳遞且防止回流入微型系統中。該模組之最佳設計參數、微型製造及表徵係如Yang等人,2009所述(Yang等人,2009,Microfluid. Nanofluid. 6,823-833),此文獻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
該微流體晶片之等溫擴增模組較佳係包含兩自補償陣列式微加熱器及一溫度感應器,以在熱溶解/LAMP反應腔室中產生伴有高熱均勻性之溫度分佈。該模組不使用其他控制電路,而係使用周圍具有加熱柵格的等溫擴增模組,以用作邊緣區域之補償加熱器。因此,LAMP過程之擴增效率可在具有高熱均勻性分佈之反應腔室中提高。該自補償等溫擴增模組及微型製造過程係可見於先前文獻(Hsieh等人,2009,Microfluid. Nanofluid. 6,797-809)中。同時,該晶片較佳係使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控制器來控制所有組件,包括微流體控制模組及等溫擴增模組。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使用直接連接於由電磁閥(Electromagnetic Valve,EMV)調節之壓縮氣體罐的散熱片,其具有置放永久磁鐵及可調節磁性平台之凹穴,可在純化過程期間藉由向EMV提供數位信號而使磁性平台上之永久磁鐵自動地嚙合並滑動至凹穴中,隨後在再懸浮及LAMP過程期間使其自凹穴脫齧。因此,可準確及自動地控制樣品傳送過程及溫度場分佈。
較佳地,該套組另包含可偵測經擴增反應產物之裝置或系統。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套組另包含膠體電泳系統、吸收光偵測系統(absorbance detection system)或螢光偵測系統(fluorescence detection system)以檢測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之產物。
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在使用LAMP之擴增過程中,釋放焦磷酸鹽,隨後為核酸延伸,且使該鹽與鎂離子反應以引起混合物渾濁度之變化,因此,可整合光學系統以針對終產物之量感應混濁度變化,以偵測擴增產物。
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另包含裂解緩衝液,以使該檢體裂解。較佳地,該裂解緩衝液可初步裂解檢體,使便於後續之純化及擴增反應。
於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提出用於偵測虹彩病毒、親水產氣單胞菌、無乳鏈球菌及錦鯉疱疹病毒這四種魚類常見病原體之專一性探針及引子對。首先以對病原體具有專一性的探針處理磁珠表面,細胞裂解後,可特異性鑑別全組織溶解物中之病原核酸檢體,且將其雜合於該等磁珠之表面上,隨後結合內裝式微流體控制模組及永久磁鐵自檢體純化磁性複合物。另外,接著完成等溫單步LAMP過程以利用晶載等溫擴增模組來擴增標靶基因。因此,根據本發明之套組及方法提供一使水產養殖疾病之整個診斷在短時間內自動化的平台,而極少需要操作的干預。由檢體萃取核酸至取得結果僅需65分鐘,可大幅減少等待時間,再者,配合具高專一性之探針及磁珠可直接進行病原體核酸的抓取,可簡化核酸萃取與純化步驟,另一方面,根據本發明之引子組在恆溫下對病原體核酸進行擴增,經LAMP實驗證明具高專一性。
本發明之最低偵測極限可達20複本,約比傳統PCR之偵測極限高1000倍,其檢測靈敏度大幅提高,此外,LAMP使用四條引子進行反應,故專一性比傳統PCR高,可大幅減少錯誤率,可早期偵測出病原體的存在,以保護經濟價值高之漁種。
茲以下列實例予以詳細說明本發明,唯並不意味本發明僅侷限於此等實例所揭示之內容。
實例1
本實例使用如圖1所示之微流體晶片進行,其利用結合探針之磁珠自受感染之虹彩病毒、親水產氣單胞菌、無乳鏈球菌及錦鯉疱疹病毒分離核酸,隨後結合內裝式微冷卻器,及溫度感應器進行等溫擴增。首先對漁場中之錦鯉、石斑魚或吳郭魚進行隨機取樣,隨後在1.5 mL微量離心管中用研棒進行研磨。接著啟動晶載微冷卻器,當將錦鯉之組織流體裝入微流體晶片之純化腔室中時進行生物樣品之熱溶解。
接著可藉由在58℃將結合特異性探針之磁珠裝入純化腔室中來進行所釋放之核酸的雜合。接著,將永久磁鐵連接於晶片底部以吸引雜合之結合核酸-探針的磁性複合物至純化腔室之表面上,隨後使用整合式微泵使洗滌緩衝液連續流過純化腔室。隨後將生物溶液中之所有其他未結合的干擾物洗滌至廢料腔室中。再將LAMP試劑裝入樣品裝載腔室中,隨後傳送至純化腔室中以同時進行後續等溫擴增,使多個反應同時發生且標靶基因之等溫擴增得以進行。使用此方法,可自生物組織分離病原核酸,接著將其用於隨後鑑別與水產養殖疾病相關之遺傳型態。
實際操作步驟詳述如下: 感染性魚樣品製備
首先,養殖場中感染虹彩病毒、親水產氣單胞菌、無乳鏈球菌及錦鯉疱疹病毒之錦鯉、石斑魚或吳郭魚隨機取樣且加以收集。在病原核酸萃取過程及晶載分析之前,將所有魚樣品(包括腦及其他組織)儲存於-80℃下。為避免大或硬的魚組織堵塞微通道,使用組織研磨機研磨魚器官以自萃取樣品中獲得病原核酸粒子。 探針及引子設計
使用生物資訊分析網站Eiken Genome site(http://primerexplorer.jp/elamp3.0.0/index.html)與Primer3(http://frodo.wi.mit.edu/primer3/)選取虹彩病毒之主要外鞘蛋白基因(AY285745及AY989901)、無乳鏈球菌之鳥胺酸氨甲醯基轉移酶基因(AF439647)、錦鯉疱疹病毒之胸苷激酶(AJ535112)以及親水產氣單胞菌之溶血素(AB021152)基因之引子與核酸探針,如表1所示。 基於磁珠之核酸萃取及雜合
特異性探針利用羧酸酯鍵結合於磁珠(MAGBEAD AGT-003-05,Applied gene technologies,USA)之表面上(Hawkins等人,1994,Nucleic Acids Res. 22,4543-4544)。首先在1.5 mL微量離心管中使用研棒及200 μL溶解緩衝液[62.5 mM Tris(pH 8.3)、95 mM KCl、3.8 mM MgCl2、12.5 mM二硫蘇糖醇(DTT)及0.63%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NP-40)]進行研磨過程以收集全組織溶解物。接著將25 μL全組織溶解物裝入預裝有10 μL體積的特異性探針之磁珠的純化腔室中,以在90℃至97℃下進行病毒之熱溶解過程達5至15分鐘。隨後,在純化腔室中產生55℃至65℃之溫度場並保持15分鐘以使病原體之病原核酸與結合特異性探針之磁珠之間進行雜合反應。接著使用由永久磁鐵產生之磁場(約300高斯(Gauss))將結合病原核酸之磁性複合物集中並收集於純化腔室之表面上,隨後結合微泵及微閥將所有其他生物物質洗滌至廢料腔室中。接著以微泵把LAMP試劑傳送入反應中以進行隨後的單步LAMP過程。 單步LAMP
對於單步LAMP過程使用25 μL之最終反應體積且如先前所述修改LAMP反應(Notomi等人,2000,Nucleic Acids Res. 28,e63.)。其反應物如下表2所示。
將反應混合物裝入LAMP反應腔室中以進行60℃等溫擴增。
LAMP產物藉由平板電泳技術在2%瓊脂糖凝膠中加以分析。
此外,本發明為了確保精確性,亦提供了以ddH2O取代樣品之負向控制組,以及將以表4所列之引子對選殖至2.1-之正向控制組。
圖2(a)及(b)為本發明與傳統PCR之比較圖,(a)使用LAMP之外部引子以95℃5分鐘;95℃30秒、56℃30秒、72℃30秒進行35循環;72℃7分鐘條件進行傳統核酸片段擴增。(b)利用60℃恆溫及表2之反應物進行LAMP。L泳道:100 bp DNA階梯標記;N泳道:ddH2O;1至9泳道:10倍稀釋的樣本(感染虹彩病毒之石斑魚的基因體DNA),最高濃度為50 μg/μL。結果顯示本發明之靈敏度較傳統PCR高1000倍(以虹彩病毒為例)。圖2(c)為本發明之偵測極限測試,利用60℃恆溫及表2之反應物進行LAMP。L泳道:100 bp DNA階梯標記;N泳道:ddH2O;1至9泳道:10倍稀釋的樣本(選殖之正向控制組),最高濃度為10 ng/μL,結果顯示為此發明可偵測到最低濃度為0.001 fg之樣本,經換算0.001 fg為20複本。
圖3則為本發明之專一性測試,利用60℃恆溫及表2之反應物進行LAMP。L泳道:100 bp DNA階梯標記;N泳道:ddH2O;1泳道:感染虹彩病毒之魚類的基因體DNA;2泳道:感染無乳鏈球菌之魚類的基因體DNA;3泳道:感染錦鯉疱疹病毒之魚類的基因體DNA;4泳道:感染親水產氣單胞菌之魚類的基因體DNA。(a)使用虹彩病毒引子對進行LAMP;(b)使用無乳鏈球菌引子對進行LAMP;(c)使用錦鯉疱疹病毒引子對進行LAMP;以及(d)使用親水產氣單胞菌引子對進行LAMP。結果顯示本發明之方法具有高度專一性。
<110> 國立成功大學
<120> 檢測魚類病原之引子組、方法及套組
<130> 無
<160> 28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18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1

<210> 2
<211> 19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2

<210> 3
<211> 39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3

<210> 4
<211> 41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4

<210> 5
<211> 3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探針
<400> 5

<210> 6
<211> 19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6

<210> 7
<211> 2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7

<210> 8
<211> 42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8

<210> 9
<211> 39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9

<210> 10
<211> 3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探針
<400> 10

<210> 11
<211> 18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11

<210> 12
<211> 19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12

<210> 13
<211> 5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13

<210> 14
<211> 47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14

<210> 15
<211> 3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探針
<400> 15

<210> 16
<211> 18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16

<210> 17
<211> 18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17

<210> 18
<211> 41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18

<210> 19
<211> 41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19

<210> 20
<211> 3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探針
<400> 20

<210> 21
<211> 2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21

<210> 22
<211> 2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22

<210> 23
<211> 2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23

<210> 24
<211> 2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24

<210> 25
<211> 2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25

<210> 26
<211> 2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26

<210> 27
<211> 2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27

<210> 28
<211> 2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引子
<400> 28

圖1為包含微流體控制模組及核酸擴增模組之整合式微流體LAMP系統圖,測得微流體晶片之尺寸為44 mm×22 mm。
圖2(a)及(b)為本發明與傳統PCR之比較圖。(a)使用LAMP之外部引子以95℃5分鐘;95℃30秒、56℃30秒、72℃30秒進行35循環;72℃7分鐘條件進行傳統核酸片段擴增。(b)利用60℃恆溫及表2之反應物進行LAMP。L泳道:100 bp DNA階梯標記;N泳道:ddH2O;1至9泳道:10倍稀釋的樣本(感染虹彩病毒之石斑魚的基因體DNA),最高濃度為50 μg/μL。圖2(c)為本發明之偵測極限測試,利用60℃恆溫及表2之反應物進行LAMP。L泳道:100 bp DNA階梯標記;N泳道:ddH2O;1至9泳道:10倍稀釋的樣本(選殖之正向控制組),最高濃度為10 ng/μL。
圖3則為本發明之專一性測試,利用60℃恆溫及表2之反應物進行LAMP。L泳道:100 bp DNA階梯標記;N泳道:ddH2O;1泳道:感染虹彩病毒之魚類的基因體DNA;2泳道:感染無乳鏈球菌之魚類的基因體DNA;3泳道:感染錦鯉疱疹病毒之魚類的基因體DNA;4泳道:感染親水產氣單胞菌之魚類的基因體DNA。(a)使用虹彩病毒引子對進行LAMP;(b)使用無乳鏈球菌引子對進行LAMP;(c)使用錦鯉疱疹病毒引子對進行LAMP;以及(d)使用親水產氣單胞菌引子對進行LAMP。
(無元件符號說明)
权利要求:
Claims (14)
[1] 一種適用於圈環形核酸擴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反應之引子組,其係選自由第一引子組、第二引子組、第三引子組及第四引子組所組成之群,其中:該第一引子組包含SEQ ID Nos. 1至4或其互補股之引子;該第二引子組包含SEQ ID Nos. 6至9或其互補股之引子;該第三引子組包含SEQ ID Nos. 11至14或其互補股之引子;及該第四引子組包含SEQ ID Nos. 16至19或其互補股之引子。
[2] 一種探針,其係選自由SEQ ID Nos. 5、10、15、20及其互補股所組成之群。
[3] 一種檢測魚類病原之方法,其包含使用至少一根據請求項1之引子組與待測樣品中之核酸進行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如有至少一擴增反應發生,則該待測樣品包含魚類病原。
[4] 根據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如該待測樣品中之核酸與該第一引子組產生擴增反應,則該病原包含虹彩病毒(Iridovirus);如該待測樣品中之核酸與該第二引子組產生擴增反應,則該病原包含親水產氣單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如該待測樣品中之核酸與該第三引子組產生擴增反應,則該病原包含無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及如該待測樣品中之核酸與該第四引子組產生擴增反應,則該病原包含錦鯉疱疹病毒(koi herpes virus)。
[5] 根據請求項3之方法,其另包含使用至少一探針與待測樣品中之核酸進行雜合反應,其中該至少一探針係選自由SEQ ID Nos. 5、10、15、20及其互補股所組成之群。
[6] 根據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探針係連結至一磁珠上。
[7] 根據請求項3至6任何一項之方法,其包含:(a) 以該磁珠純化一檢體中之核酸;(b) 以該引子組與由步驟(a)之核酸進行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及(c) 檢測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之產物。
[8] 一種檢測魚類病原之套組,其包含根據請求項1之引子組。
[9] 根據請求項8之套組,其另包含至少一探針,其中該至少一探針係選自由SEQ ID Nos. 5、10、15、20及其互補股所組成之群。
[10] 根據請求項9之套組,其另包含一磁珠,且該磁珠係連結該至少一探針。
[11] 根據請求項8至10任何一項之套組,其另包含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所需之試劑。
[12] 根據請求項8至10任何一項之套組,其另包含一微流體晶片。
[13] 根據請求項8至10任何一項之套組,其另包含膠體電泳系統、吸收光偵測系統(absorbance detection system)或螢光偵測系統(fluorescence detection system)以檢測圈環形核酸擴增反應之產物。
[14] 根據請求項8至10任何一項之套組,其另包含裂解緩衝液,以使一檢體裂解。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51086B|2014-09-01|檢測魚類病原之引子組、方法及套組
TWI461541B|2014-11-21|檢測動物或植物病原之引子組、方法及套組
Wang et al.2011|An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 system for rapid sample pre-treatment and detection of viruses
JP6784723B2|2020-11-11|マルチプル増幅サイクル検出
Lu et al.2016|High-throughput sample-to-answer detection of DNA/RNA in crude samples within functionalized micro-pipette tips
TWI435935B|2014-05-01|快速檢測標靶核酸片段之套組及方法
JP2008502362A|2008-01-31|鳥インフルエンザウイルスサブタイプh5及びh5n1を検出するための診断用プライマー及び方法
CN111394515B|2021-07-06|一种用于检测犬细小病毒的lamp引物组、荧光可视化快速试剂盒及方法
Sung et al.2009|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for 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nervous necrosis virus in groupers
AU2021103978A4|2021-09-09|A primer set, reagent and method based on polymerase spiral reaction for detecting feline parvovirus
KR102019804B1|2019-11-04|중증 열성 혈소판 감소 증후군 바이러스 검출용 프라이머 세트 및 검출방법
CN108410957B|2021-07-06|用于检测生殖支原体的荧光pcr引物、探针及检测试剂盒
RU2511440C2|2014-04-10|Способ количественного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фиксированного вируса бешенства штамма &#34;москва 3253&#34;
JP3449961B2|2003-09-22|マルチプライマーpcr法による病原生物検出法
Sun et al.2020|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in Clinical Blood Samples Using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Spiral Reaction
KR101236197B1|2013-02-26|웨스트나일바이러스와 일본뇌염바이러스의 감별 진단
JP2006061134A|2006-03-09|結核菌検出のためのプライマーおよび検出同定法
CN102399903A|2012-04-04|一种基孔肯雅病毒等温扩增检测试剂盒及其引物
CN110607398A|2019-12-24|一种荧光可视化快速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rt-lamp试剂盒
CN110592270A|2019-12-20|锦鲤疱疹病毒(khv)的raa恒温荧光检测方法及试剂
RU2455364C2|2012-07-10|Способ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микобактерий с помощью полимеразной цепной реакции
KR20180115967A|2018-10-24|FCoV, CCoV 및 TGEV를 동시에 검출하기 위한 프라이머 및 이를 이용한 검출 방법
EP3885455A1|2021-09-29|Method and kit for the detection of sars-cov-2 virus in a sample based on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
RU2700255C1|2019-09-13|Тест-система для выявления генома возбудителя бруцеллезной инфекции | у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животных
Faux2010|Influenza type C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I451086B|2014-09-01|
US20130149702A1|2013-06-13|
US8658781B2|2014-02-25|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686762B|2019-01-24|2020-03-01|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水生動物疾病菌種與疫苗主種子管控系統及其方法|US5474796A|1991-09-04|1995-12-12|Protogene Laboratories, Inc.|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ducting an array of chemical reactions on a support surface|KR101613109B1|2013-11-29|2016-04-18|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노다바이러스를 검출하기 위한 등온증폭 반응용 프라이머 세트, 이를 포함하는 프라이머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검출방법|
KR101557844B1|2013-11-29|2015-10-06|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이리도바이러스를 검출하기 위한 등온증폭 반응용 프라이머 세트, 이를 포함하는 프라이머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리도바이러스 검출방법|
CN107287351A|2017-07-13|2017-10-24|河北农业大学|环介导等温扩增结合侧向流动试纸条检测锦鲤疱疹病毒|
CN108913563A|2018-07-05|2018-11-30|宁夏大学|一种碟式微流控基因芯片及相关试剂盒与用途|
EP3922991A4|2020-06-10|2021-12-15|Preomics Gmbh|DISPERSION WITH A MOVING MAGNET|
CN113046479B|2021-03-19|2021-11-2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一种锦鲤疱疹病毒rpa引物组、探针和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45819A|TWI451086B|2011-12-12|2011-12-12|檢測魚類病原之引子組、方法及套組|TW100145819A| TWI451086B|2011-12-12|2011-12-12|檢測魚類病原之引子組、方法及套組|
US13/692,210| US8658781B2|2011-12-12|2012-12-03|Primer set, method and kit for detecting pathogen in fish|
[返回顶部]